给宝宝安抚的意义

安抚不仅包括爸爸妈妈给予的亲亲抱抱、说说唱唱,也包括吃手之类的自我安抚,以及安慰物带来的柔软、温暖。每一种安抚,只要可以让宝宝安定、放松下来,就是他在这个发育阶段的必要支持。

安抚对宝宝意义之大,既源自于远古时代特殊生存环境在我们基因里写下的信息,也可以从现代神经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证实。虽然安抚是融入妈妈血液的一种本能,妈妈不需要从“意义”中找到安抚宝宝的理由,但意义的知晓也许会让妈妈更加懂得、也更加耐心应对宝宝的不安。

安抚的历史来由

宝宝听到一点异响、发现身边有一只小飞虫、眼前出现一个陌生人,甚至仅仅是独自待着时,他就惊慌得哭闹起来。妈妈完全有理由觉得宝宝在大惊小怪,因为不管上面提到的哪一样,在妈妈眼里,对宝宝都造成不了任何威胁。可宝宝的基因里记录的却是不一样的信息。

远古时代的婴儿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恐慌。在野外(过去几十万年的人类历史,都是生活在野外的),小婴儿从早到晚都被抱着或背着,因为这是确保他们安全并得到良好照顾的最好方法。在漫长的史前时代,各种各样的食肉动物逡巡在人类周围,总想把小婴儿偷走,当成一顿美餐。因此,如果小宝宝发现自己独自一人,或者,更糟的情况是面前突然出现一个毛乎乎的东西,嘀嗒着口水——而且又不是爸爸——那他可能就有麻烦了。哭声响亮的孩子最容易迅速得到救援。因此,恐惧以及恐惧时尖声大叫就成为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生存技能。

而当远古的婴儿发现危险并发出求救信号后,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回应和保护,就意味着安全,反之则是灭顶之灾。记录在基因里的这样的信息,对宝宝意味着,呼喊后爸爸妈妈的回应,是和食物同等重要的、关系生存的大事。

安抚的生理基础

成人听到一声巨响,会本能地紧张一下,几乎在瞬间确认并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后,立刻冷静下来。巨响,也会让宝宝紧张起来,不同的是,他不可能像成人一样,迅速冷静、放松下来。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,成人和孩子不同的神经系统,或者更准确地说,不同的“应激系统”。

“应激系统”是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负责探测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?如果存在,是“战”还是“逃”?健康、成熟的应激系统,既能察觉危险,又能在危险解除后尽快安静下来。宝宝不够成熟的显然是后者,而负责让人冷静下来的神经通路能否走向成熟只取决于一点:在宝宝发出不安信号时,身边有没有他熟悉的成人,及时回应他。

理由很简单,宝宝还太小,根本没能力判断面前的陌生人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、是一位和善的叔叔,还是对他生存有威胁的坏蛋。他听到的那声巨响,究竟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掉在地上,还是地震来了?当爸爸和妈妈,一次次用放松的表情、安全的拥抱告诉宝宝:“哦,没事了宝宝,妈妈在这呢,别害怕。”宝宝才会一点点解除警报,直到彻底放松下来。

遇到危险紧张起来,是一种本能。危险解除后放松下来,却不是本能。它是宝宝从一次次外在安抚和自我安抚中,逐渐掌握的一种能力。

对于小宝宝而言,最佳自我安抚方式,就是吃手。研究表明,两岁左右的孩子通过吃手达到自我安抚的目的,不仅没有任何弊端,而且对于形成一种快速冷静下来的能力,极为有利。而且相比安抚奶嘴,它更是一种“随要随到”的安慰物。

另外,我们通常见到柔软的、有一点点毛的安慰物也非常利于宝宝的自我安抚,尤其是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,它是帮助宝宝尝试着,依靠自己一点点放松下来、冷静下来的好工具。

安抚的未来影响

即使你未曾受忧郁症或焦虑症的困扰,也一定体会过一种感受:一场紧张的工作考核已经结束,或者虚惊一场的险事已经过去,但你却仍然惊魂未定,你告诉自己:“没事了!没事了!”但你的头脑却不听使唤,不断回放那些引发紧张的画面。放松和冷静似乎不是一种主观上想要就有的状态,尤其对于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,更能体会那种无论如何没法让自己放松下来的痛苦。

了解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并不难。同样两个3岁的孩子,遇到同一个挫折(比如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),妈妈给同样的安慰,孩子冷静下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。虽然其中不可避免会有先天气质的不同,但从小得到妈妈比较多回应和安抚,被妈妈肯定和接纳情绪的孩子,一定更容易从激烈情绪中缓和下来。而拥有更好情绪控制力的孩子,将来在学业、工作、人际交往等几个重要方面,都更容易成功。

亲子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,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,仅供阅读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,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、治疗为准。
返回顶部